竹苗偏鄉公車路線面臨裁撤:整合地方、區域、政策才有解

分享:
這幾週傳出新竹苗栗偏鄉公車要停駛的消息,地方嘩然紛起,新竹客運將取消34條路線,苗栗客運則要取消11條路線,這些路線往往是偏鄉唯一的公共運輸,雖然班次不多,但卻是居民賴以進出的管道,若是貿然停駛,將強烈衝擊地方。

這幾週傳出新竹苗栗偏鄉公車要停駛的消息,地方嘩然紛起,新竹客運將取消34條路線,苗栗客運則要取消11條路線,這些路線往往是偏鄉唯一的公共運輸,雖然班次不多,但卻是居民賴以進出的管道,若是貿然停駛,將強烈衝擊地方。

以南庄為例,東河線已經確定於11月停駛,報載苗栗客運又將結束蓬萊線、獅頭山線的載客服務,如此一來南庄只剩下大南埔線以及台灣好行的南庄線,在先天不良(台灣好行與苗栗客運缺乏整合)與後天失調(先後取消東河、蓬萊、獅山線)下,居民與遊客雙雙陷入困境。

┃ 南庄公車站外,有苗栗客運、台灣好行、計程車招呼站。攝影:邱星崴。

回顧南庄的歷史,所謂貨暢其流,在產業繁盛的時候,交通並不是問題:在樟腦時期,英國人可以來到深山部落設立商館(紅毛館)、賽夏族還有一條通往大溪的腦路;在林礦時期,十三間街口有計程車排班、甚至可以乘著卡車涉過二十一條溪水直上最高的鹿場部落。南庄正是由多元的物產與族群交織而成,產業的發展一向能帶動在地交通,但當代的觀光產業沒能帶動南庄整體的發展。

┃ 1953年南庄中山路鄰近康濟吊橋一帶的街道景觀,現稱「南庄13間老街」,攝影:李旺秀 CC BY-NC 3.0 TW +

南庄交通問題呈現三種情景:一是深山部落區從來沒有公車,如今多數公車路線即將停駛;二來每當假日遊客如織,但車潮嚴重回堵;三則外環道的重型機車飆速風行,讓長者過馬路心驚膽顫。交通M型化的情形將在五楊高架延伸後加劇,屆時台北來到南庄不超過1.5小時,雪隧通車對宜蘭的衝擊,可能在南庄重演。這對南庄來說,毋寧是一種諷刺。

在外界眼中,南庄是夢幻的山鄉,既位於浪漫台三線上,又認證為國際慢城,遊客可以透過快速道路來到南庄享受慢的浪漫;但對當地人來說,「慢」是一種無奈,交通總是遙遙無期的等待,難以滿足買菜、就醫或洽公等基本民行。南庄之前就發生公車事故,司機好心讓阿婆在未設有站牌的住家旁下車,卻遭到後車追撞,事後被懲處。

┃ 苗栗南庄公車站候車亭。攝影:邱星崴。

過去因產業興起的交通模式,現在看來像是天方夜譚,而在這波偏鄉公共運輸裁撤潮中,南庄並不是特例,必須重啟一套機制將危機轉換為轉機。簡單說,過去以大客車為主的客運模式無法因應新竹、苗栗偏鄉的地形破碎、交通運量微弱的情形 ,但傳統客運公司又無法轉型為小客車的彈性運輸模式。這其實類似於能源轉型,如中央集權式的模式式微,卻又必須轉為智慧電網,以避免中央無力導致地方癱瘓。

達成目標的前提:做到地方、區域以及政策之間多層次的整合

1. 地方整合

目前交通部已經開放偏鄉由人民團體承攬市區客運業務,但這需要有人整合居民的乘車需求(乘車地點、路線、人數、班次)以及媒合乘車服務(車輛換牌、司機考照、保險等),需要行控中心的設立。若此偏鄉具備觀光能量,還可以藉由採取差別取價的策略,讓觀光收入挹注基本民行。

2. 區域整合

地方往往以流域或跨鄉鎮,甚至跨縣市為生活圈,居民交通往返為常態,這就需要區域整合,上述交通部DRTS2.0政策基本上為單一鄉鎮,若要跨區還需要掌管路權的縣市政府協助。之前竹竹苗合併的議題喧囂塵上,交通為基本民行所需,是一個良好的檢驗指標。

3. 政策整合

政府部門對偏鄉交通其實多有補助,惟只是分散在不同部會,詳見下表:

┃ 偏鄉交通補助簡表,筆者整理。

綜合上述,偏鄉交通其實有解,只是需要地方工作的基本功:組織與串連,並且統合資源、細膩地在不同層次來回穿針引線。屆時,我們不只是打通微血管的交通,更能重建偏鄉社會力。

分享:
人本SDGSb

長期從事地方工作,參與過大小社會政策,從社區營造、社會創新、農村再生到 地方創生,目前致力於發展支持台灣地方的方法論。

「老寮Hostel」創辦人。耕山農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國發會110年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運旅支持系統創生」計畫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