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的慢城精神 李美玲從社區營造推動地方創生

分享:
「鳳林有一大特色: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不會變。」這裡的硬體建設還有現代科技化的設施不多,多數居民依然保存了傳統的生活模式,像是燒柴火煮飯。李美玲二十年前從高雄嫁來鳳林的時,被花蓮的自然環境給震懾了。

「鳳林有一大特色: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不會變。」這裡的硬體建設還有現代科技化的設施不多,多數居民依然保存了傳統的生活模式,像是燒柴火煮飯。李美玲二十年前從高雄嫁來鳳林的時,被花蓮的自然環境給震懾了。

文/高平真;核稿編輯:駱姿宇

社區營造-首先要會照顧人

她笑著說道在高雄的時候,小孩都以為人的鼻屎是黑色的-因為空氣汙染實在太嚴重了;花蓮的藍天白雲還有綠色的田野風情就像是保存了大家童年爺爺奶奶家的景象一樣,可以說是台灣最後一片淨土,值得好好呵護。

┃鳳林在地人才知道的溪邊秘境,攝影:遊譜。

許多有熱血的青年來到鄉村發展創生往往敗興而歸,是什麼原因讓李美玲可以在鳳林一直做到現在呢?「我們是從社區營造出發的,先從人跟人的照顧開始做起。」

當時李美玲在社區帶小孩除草、採水果等寓教於樂的活動時,她的先生曾非常不解:「為什麼閒閒沒事去帶別人家小孩呢?」李美玲認為孩子學習的環境很重要:「如果他的同學都在做壞事,他也更有可能做壞事,不是嗎?」

透過時不時的舉辦社區活動,「李老師」親切、熱情的身影逐漸被鳳林人看見,傳統的客家庄也就願意相信和跟隨李美玲的理念,從社區營造的活動,慢慢做到像是百鬼夜行這樣全國知名的嘉年華。

百鬼夜行-搞創意不一定要很花錢!

回想舉辦百鬼夜行的初衷,李美玲說:「打開花蓮觀光地圖,可以發現好玩好看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鳳林往往難以浮上檯面」,於是他決定來搞怪,扮鬼嘉年華「百鬼夜行」就誕生了!

┃百鬼夜行活動現場,大小玩家裝扮花俏,照片提供: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

為了提倡環保,減少逛攤商增加的免洗餐具浪費,李美玲領先全台在百鬼夜行推動減塑,在活動現場帶大家做檳榔葉碗或是用竹子做筷子等等,李美玲說道:「當你資源不足時,就只能搞創意。」

┃李美玲侃侃而談鳳林舉辦百鬼夜行的初衷,攝影:遊譜。

許多參加的人都會覺得整體活動設計充滿了巧思,像是每年都會包裝一個議題,在趣味橫生的活動下,試圖提倡大家關注失智老人、流浪狗等等族群,不僅成功獲得媒體報導,同時也讓相關團體或是支持的民眾共襄盛舉。

要不要成為國際旅遊聖地?只是一個選擇

李美玲說,鳳林絕對不會發展成大眾型的觀光景點,資本主義式的商業旅遊在鳳林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鳳林人擁有「慢城精神」,李美玲推動鳳林成為台灣第一個國際慢城。

老闆相信自己與旅客之間的關係是像是師徒關係一般,遊客是來拜師學藝鳳林的農村體驗、文化薰陶乃至於慢活精神,他們不需要讓工作或是賺錢占滿生活,「錢賺的夠用就好」,和資本主義那種「錢賺的越多越好」的目標是不一樣的。

┃鳳林在地商家拾豆屋,老闆實踐「慢精神」平日務農假日開店,攝影:遊譜。

地方創生 = 地方創傷?讓年輕人有發揮的舞台

李美玲一路帶著鳳林從「社區營造」走到現在時下最熱門的「地方創生」,身懷滿滿實戰經驗與創新點子的她,也不吝於與學生或是青年分享,她常常邀請有志人士來到鳳林學習、交流,有些被感動的便真的留了下來,有些人則是把這份悸動記在心裡,只要一有機會,便會回饋鳳林,這就像在全台灣創造關係人口,或許不是當下見效,但這個因子會在某一天發酵。

┃李美玲悉心陪伴社區長者,照片提供:翁嬿婷。

李美玲說,推動地方創生也是給年輕人舞台,許多長年經營地方的人士,已經掌握了人脈還有資源,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很難有出頭天的機會,地方創生則是歡迎年輕人懷著各種創意跟點子,帶給鄉村更多的刺激與開創,這也是李美玲在未來的鳳林樂見的。

┃李美玲與遊譜團隊於芳草古樹餐廳合照,攝影:遊譜。

分享:
譜1

一起在泥巴裡打滾吧~